关于加德满都谷地的起源,尼泊尔人深信着:在更古老以前,当加德满都还是一个美丽的山中湖泊时,湖面上盛开着一朵瑰丽的莲花,吸引许多人闻名而来。当时,文殊菩萨为了让人们得以亲近这处吉祥圣地,便以剑在山背上劈开一个缺口,让湖水排出,富饶的加德满都谷地也就形成了。目前,在加德满都的郊区,尚有一处峡谷地形,尼泊尔人认为这便是当时文殊菩萨以剑劈开之处,名为「桥霸峡谷」。为了纪念这则文殊菩萨到访加德满都谷地的历史,当地人便兴建了一座佛塔,也就是现在尼泊尔著名的苏瓦扬布寺。
尼泊尔称其为「苏瓦扬布佛塔」,意译为自性的光明。苏瓦扬布拿佛塔(Swayambhunath Temple),也称为自性寺、四眼天神庙、香根佛塔,由于此地有许多猴子,所以又有猴庙、猴山之称。寺庙位于加德满都市郊西北的山岗上,该寺是亚洲最古老的佛教胜迹之一,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。苏瓦扬布佛塔被誉为尼泊尔佛塔建筑艺术的杰出典范,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。
通常在尼泊尔寺庙的入口处,挂着一个挂钟,行人往往走过去拉一下钟,意思是说“我来礼拜您了”。 由入口前往苏瓦扬布那佛塔,沿途有许多彩绘的佛像。 佛塔就在这座小山的顶上,加油向上攀登,就快到达山顶了! 在尼泊尔,猴子被当作是力量和聪明的化身。由于此地有许多猴子,所以又有猴庙、猴山之称。 塔顶是结构复杂的华盖,华盖之上高竖着镏金宝瓶;塔冠嵌有一颗巨大的宝石,整座佛塔宏伟庄严、金碧辉煌。 佛塔外围有8组转经筒。前来朝圣的人们可以一边转动经纶一边绕塔。 因此,我们现在可以见到四眼天神庙上分别有东方阿閦如来,南方宝生如来,西方阿弥陀佛,北方不空成就佛,以及位于中央的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。 据说,许多年前,有一个小偷想窃取五尊佛像,然而他爬上去之后,却怎么样也下不来,直到第二天早上,管理人才将他救了下来。连着两年,附近的居民在夜间都看见大塔的倒影出现在空中,也因此增加了大塔的传奇性。 一座佛塔主要有“五大”部分的象征性,即日月部代表空,伞盖部代表风,相轮(十三法轮)部代表火,塔瓶(覆钵部)代表水,瓶座(台座)部代表地。其意义为:土依金,金依水,水依风,风依空,空无所依。体现了佛教“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所生,相互依赖而存在”着的“四大皆空”的理论内涵。 塔身瓶座,代表五大之一的“土”。 塔瓶,即圆形部分或覆钵部分,代表五大之一“水”。 十三法轮又称相轮部,呈圆锥状,象征五大之一的“精进之火”。法轮又代表佛所说法。又象征十三天。 大伞状缨络,表示华盖。总持慈悲经论象征宏扬佛法。小伞盖伞状月盘,表示佛幢,它和大伞盖部分共同象征五大之一的“风”。
整个苏瓦扬布佛塔地区,是加德满都河谷重要的历史遗迹保护地之一。苏瓦扬布寺所在位置,据说便是当年毗婆尸佛种莲之处,释迦牟尼佛的足迹也曾到过这里。一直以来苏瓦扬布以最古老的遗迹而引人注目。
与满愿塔不同的是,满愿塔塔顶13层阶梯为四方形,苏瓦扬布拿佛塔则由圆锥形13层相轮组成,表面镶镀着铜片和金箔。
塔底部四周设有8座佛龛,有的佛龛里面供奉了佛像。
跨越悠久时间长河的四眼天神庙,映照了无数虔诚的身影,但也曾在西元十四世纪时遭到火焚破坏,直至十六世纪时的国王供养了一千多公斤的鎏金将其修复,且另外打造了五方佛牌分设于塔身的四方,才又重现其辉煌光彩。
在苏瓦扬布佛塔旁边有一座藏族人建的寺庙,里面供奉着一尊的极为庄严的佛像。
覆钵式佛塔宽肩圆腹,身大而圆,就象一个倒扣着的僧钵,又因肚象瓶,故俗称为“瓶塔”。塔顶一般有镀金铜华盖,边缘悬风铃,华盖顶上有鎏金火焰宝珠塔刹。它往往披金戴银,威严壮美,给人以清净肃穆之感。
- 【上一篇】:满愿塔
- 【下一篇】:南无布達 [舍身舍利塔]